1、立杆支承在土体上时,地基承载力应满足受力要求,防止不均匀沉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土体采取压实、铺设块石或混凝土垫层等措施,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内支模架梁底支撑规范是:
1、扫地杆距离地面不大于20厘米,纵横向设置;
2、剪刀撑每隔4根立杆设置,角度为45至65度之间且不应小于6米,水平剪刀撑每隔2步设置一道;
3、立杆间距:一般为1.2米,高跨为0.9米,水平杆间距每步不超过1.8米。
立杆支撑规范:
1、立杆支承在土体上时,地基承载力应满足受力要求,防止不均匀沉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土体采取压实、铺设块石或混凝土垫层等措施,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2、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扫地杆向低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高差不大于1米,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轴线到边坡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当采用在梁底设置立杆的支撑时,宜采用可调托座直接传力,可调托座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托座顶距离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300mm,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不应大于25mm;
4、当在立杆底部或顶端设置可调托座时,其调节螺杆的伸缩长度不应大于200mm;
5、立杆纵横距离不应大于1200mm,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每平方米10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每平方米15kn的模板支架,立杆的纵、横距离除满足设计要求外,不应大于900mm;
6、模板支架步距,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应大于1.8m;
7、立杆除顶部可搭接外,其余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支模钢筋架梁两侧立杆离梁边距离200-220mm;太能影响支模拆模(于150-180影响);太使梁底横钢管受力增(使横钢管挠度增或堪受力)另:立杆距离确定须考虑搭设程立杆能倾斜所立杆落脚应适放(般于180影响施工考虑要200-220原)
分析如下:
1、杆间距叫‘步距’,1.2~1.35、1.8m , 没有最小间距,最大1.8m。
2、立杆间距 1.05、1.3、1.55m,没有最小间距,最大1.55m。见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构造要求’。
3、脚手架(scaffold) 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
4、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说白了就是搭架子,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脚手架当模板使用,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
立杆标准:
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的区域,在一般地区各级电压导线的边线延伸距离如下:
1—10千伏5米
35—110千伏10米
154—330千伏15米
500千伏20米
在厂矿、城镇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区域可略小于上述规定。但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延伸的距离,不应小于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弧垂及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之和。
在公共区域架设电力线路须经过当地职能部门审批方可实施,电力部门作为营利性企业是无权擅自使用公共资源的
(1)脚手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允许施工荷载作用下,保证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
(2)脚手架搭设前要平整场地,基土夯实,做好排水。根据脚手架专项职业健康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的要求,基础验收合格后,放线定位混凝土垫层。
(3)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cm的木板,也可采用槽钢,底座要准确放在定位位置上,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
(4)在主节点处固定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斜撑等使用的扣件,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5)对接扣件开口要朝上或朝内。
(6)脚手板要铺满、平稳,离开墙面120~150mm。脚手板探头要用直径3.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7)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脚手板铺设脚手板的铺设要符合下列规定。
(8)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于板,要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9)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没高度不要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10)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要按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电话:18921928308
邮 箱:978313@qq.com
地 址:江苏省高邮市菱塘回族乡团结东路8号